盼望猶存﹕ 基督教終末論的當代意義 ( Translation of : Hope against Hope: Christian Eschatology in Contemporary Context )

Type
Book
ISBN 10
9624573158 
ISBN 13
9789624573152 
Category
Theology ( 神學研究 )  [ Browse Items ]
Publication Year
2006 
Publisher
Pages
222 
Subject
BT821 
Abstract
「開放的未來是一個邀請,既是盡責的行動,也是信靠。最終的未來是一個邀請,盼望著終極滿足的結局,那是只有上帝才能賜予的。」

生活在現代或後現代社會,對未來的「盼望」是否已然消弭?人類永續進步的樂觀精神,似不不能再為我們提供盼望的論述。

本書從聖經、神學和文化三方面反思,描繪出充滿盼望的基督教終末論,並它與當下的關聯。作者更邀請當代信徒運用豐富想像力,沉思聖經及基督教傳統中一幅幅終末的形象(如敵基督、千禧年等)。此外,作者又表明終極盼望不能在歷史之內尋見,惟有在「那位把未來賜給其受造物的」上帝的超越可能性中,才可「盼望猶存」──「在無可指望的時候,因信仍有指望。」(羅四18)

若要成為一基督徒,我們以說,正是活像一個以上帝的未來塑造現今的人。


「《盼望猶存》一書,抓緊終未論作為基督教神學的宏大敍事,回應世俗的進步意識。本書激發讀者洞察人類踏入公元二千年的思想形態,提醒讀者在那位超越的上帝裏尋找終極意義,以想像力盼望上帝應許的未來。本書除了突顥終末論的時代意義外,反映以不留痕迹的手法融合兩位作者思想的神學整合境界。」
──郭鴻標博士
建道神學院張慕皚教席教授
神學系主任及神學研究部主任

「當有人宣稱資本主義的經濟全球化是歷史的終結,當世界全然陷進這種世俗的千禧年國度,基督信仰所講的盼望就必然是『反抗盼望的盼望』,一如本書原來名字的字面意義。本書是討論終末論的出色著作,既基於聖經所載的應許,又對應全球化的處境,更致力恢復聖經中形象及想像的創造力,好抗衡現代資本主義社會那種平面的意識形態:只注目當,卻喪失了夢想另類將來的革新力量。」
──鄧紹光博士
香港浸信會神學院
基督教思想(神學與文化)教授 
Description
緒言

1. 世俗盼望的衰微
2. 對終結的盼望
3. 押注在超越之上:尋找盼望的生態
4. 模糊的意象:盼望、想像和難喻之事的修辭
5. 盼望的形象
6. 突破循環:我們的境況和進步的可能性

跋 盼望像未來的孩子

主題索引
人名索引 
Number of Copies

REVIEWS (0) -

No reviews posted yet.

WRITE A REVIEW

Please login to write a review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