探索系列 老子VS.聖經 : 跨越時空的迎候

Type
Book
Authors
ISBN 10
9577270719 
ISBN 13
9789577270719 
OCLC
818878422 
Category
Missionary ( 宣教研究 )  [ Browse Items ]
Publication Year
1999 
Publisher
Pages
431 
Subject
BR128 
Series Name
Abstract
跨越時空的迎候,老子的「道」在中國,人人似乎知道,又不清楚。解釋的人成百上千,據說英文版本也有一百零四種。有人說成有神論,有人說成無神論,有人說「蒙昧主義」,有人說「自然主義」,有人說「道」是真實的存在,有人說「道」是虛幻的假設……眾說紛紜而最令人驚嘆的是:中國大陸民運人士,也是《河殤》作者之一的遠志明先生,卻有不同的看見,他在這本三十萬字的書中間,說明「老子」的道與《聖經》的真道是同一個道:老子筆下「道的化身」聖人,是「道成肉身」的耶穌;而老子所謂「得道修道」,是對上帝的信仰。所以,老子正是上帝在中國的一個準備、一個伏筆,也是對耶穌「福音」的奇妙見證。

本書作者是河殤作者之一,是走過六四的民運人士,是生命真理的追求者。他兩年來在鄉間專心體會聖經的道,並重新讀《老子》的道,深覺二者間確有相近之處。此書是基督教與中國文化研究的好材料。 
Description
凡例與說明
引言:巍巍古道
一、 春秋末年,老子、孔子、墨子的哀嘆:大道隱去了
二、 上古先祖,禪讓、祭祀、政事、人生、文字的昭示:大道之行也
三、 末世拯救:孔子求德,老子宣道
四、 大道之言:原道,聖人,靈修
五、 解讀老子:失者同於失,道者同於道

第一部:大道七說(原道篇)
第一章:自在者說
 第一節:道的自在性:「自然」
一、什麼是「道法自然」
二、「耶和華」的本義
三、關於「夷、希、微」
四、真正的獨立獨行者
五、亞里士多德的「第一推動力」
 第二節:道的無限性:「一」
一、道就是「一」:原初者、化一者、唯一者
二、「一」即無限:幾何學的比喻
三、道的無限:無所不在、無所不包、無所不能
四、得「一」的奧妙
五、老子的「神」與「帝」
 第三節:道的永恆性:「常」
一、大道之常:谷神不死,其名不去
二、人之知常:知常日明,知常容
三、人之襲常:沒身不殆,無遺身殃
 附論:自在、永恆、無限中的人
一、自在、永恆、無限對人意謂著什麼
二、以自在者為研究對象,是一個悖論
三、流浪者的回歸

第二章:造化者說
 第一節:道的創造之功
一、名稱:母與父
二、過程:生與造
三、辯祈:一二三
四、源頭:有與無
 第二節:道的養育之恩
一、愛養萬物,善貸且成
二、芻狗、泥巴、窯匠
三、天網恢恢,疏而不失
 第三節:道的自隱之性
一、功成名遂身退,天之道
二、道造了自由的人
三、自由不在道之外

第三章:超越者說
 第一節:道超越了一切形象
一、不肖與恍惚
二、靈形與有象
三、靈與物
 第二節:道超越人類的智慧
一、老子的謙卑
二、智慧出,有大偽
三、「我要滅絕智慧人的智慧,廢棄聰明人的聰明」
 第三節:道超越所謂「辯證法」
一、現實的批判:人間只有相對性
二、世人的限度:理性能力不識道
三、本體的超越:道是純粹的「一」

第四章:生命者說
 第一節:大道自有生命
一、生命之道,一以貫之
二、道格與人格
三、為什麼世人看不見道的生命
 第二節:大道恩賜生命
一、道生:母親之恩德
二、食母:從道得生命
三、風箱:造化與進化
 第三節:回歸生命之道
一、人的生命在這裏
二、世人失了真生命
三、生命的回歸

第五章:啟示者說
 第一節:老子秉受啟示
一、什麼是啟示
二、《老子》:神聖啟示之作
三、神聖啟示的追溯
 第二節:道是啟示之道
一、大道言語的啟示
二、大道無言的啟示
三、入道所獲之啟示
四、從箴言看啟示之道
 第三節:「三位一體」的啟示者
一、「三位一體」的由來
二、「名、實、像」三合一
三、:老子談「名、實、像」

第六章:公義者說
 第一節:道是全然聖潔
一、正面的描述
二、光明的比喻
三、世界的比照
 第二節:道是無比慈愛
一、普世之愛
二、心靈之愛
三、愛是至寶
 第三節:道的絕對公義
一、至高的掌權者、立法者、司殺者
二、信實、公正、和平
三、公義與審判

第七章:拯救者說
 第一節:沉淪的世人:罪與死
一、罪的表現
二、罪的根源
三、罪的代價
 第二節:自救的無望:智與德
一、「人類價值地心說」
二、智慧的詭詐
三、道德的無力
 第三節:得救的含義:歸與久
止、反、復歸、靜、久
第四節:拯救的大道:寶與保
一、道的拯救:寶與保
二、道化聖人:師與資
三、入道得救:母與嬰


第二部 道的化身(聖人篇)
第一章:聖名
 第一節:聖人不是一個虛名,「他」有實在的內涵
 第二節:聖人不是一般的得道者,乃是大道本體的顯現
 第三節:聖人不是哪一位上古聖賢,也沒有時空定位
 第四節:聖人不是俗稱的聖人,乃是大道在人間的化身
 第五節:聖人不是邏輯論證得來的,乃是大道的啟示
 第六節:以賽亞預言的聖者:基督耶穌
 第七節:耶穌之聖:「我不屬世界」
第二章:職份
 第一節:先知
一、聖人不見而明、不行而知
二、聖人襲明,使人襲常,乃不善人之師
三、聖人行不言之教,復眾人之所過
 第二節:祭司
一、「式」:大祭司,世人認識上天的工具
二、「保」:中保,不善人之所保
三、「身」:贖罪祭,外其身而身存,以其身托天下
 第三節:君王
一、受辱受難的主與王
二、知其榮、守其辱的掌權者
三、「被揭而懷玉」的宗與君
四、視世人如嬰孩、如芻狗的萬王之王

第三章:本像
 第一節:直接展示:執大像者
 第二節:間接展示:「是以」及其他
 第三節:自我展示:何以不為而成

第四章:使命
 第一節:普世大能的拯救
 第二節:拯救之內涵:复眾人之所過
 第三節:拯救之道路:抱一為天下式
 第四節:拯救之對象:以百姓心為心

第五章:降卑
 第一節:老子的描述:知其榮、守其辱、處眾人之所惡
 第二節:以賽亞的預言:被藐視、受欺壓、受盡痛苦憂患
 第三節:耶穌的應驗:貧賤的、短命的、沒上過學的木匠之子
 第四節:反者道之動:「人所尊貴的,是神看為可憎惡的」

第六章:犧牲
 第一節:犧牲與復活
 第二節:犧牲與天下
 第三節:犧牲與為王

第七章:功成
 第一節:聖言:不美、不辯、不博
 第二節:聖功:不積而愈有,與人己愈多
 第三節:聖愛:利而不害,為而不爭


第三部 為道之道(靈修篇)
第一章:為道之要則
 總則:歸根復命、入道襲常
 第一則:反
一、反者道之動
二、不要效法這個世界
三,歸回安息
 第二則:損
一、為學日益,為道日損
二、損之又損,以致於無為
三、損之而益,益之而損
 第三則:靜
一、安靜
二、守靜
三、入靜
 第四則:襲
一、襲明與襲常
二、人本與神本
三、承受與恩典

第二章:為道之功夫
 預論:修道的注目點,兼論兩個世界的選擇
一、哲學須知
二、科學提示
三、文明通義
四、定睛耶穌
 第一節:棄絕的功夫
一、棄絕之內涵
二、聖人耶穌的棄絕
三、人類始祖的墮落
四、修道與世界
五、修道與德行
六、修道與智慧
七、修道與謀生
八、超越之境
九、禱告之狀
十、靈樸之屬
十一、食母之貴
十二、小結
 第二節:虛靜的功夫
一、虛靜概說
二、由躁入靜
三、滌除玄覽
四、超越知識
五、倒空自己
六、死亡境界
七、活在道中
第三節:柔卑的功夫
一、柔弱
二、卑下
三、範例
四、實行
五、十字架
 第四節:無為的功夫
一、無為之大謎
二、無為以求道
三、入道而無為
 第五節:和合的功夫
一、別無選擇
二、與道合一
三、日常應用
四、耶穌,耶穌!

第三章:為道之比喻
 第一喻:光
一、自在之光
二、襲明者
三、用其光,複歸其明
四、光的寓意
五、光明而坦蕩
 第二喻:水
一、水與道
二、水與聖靈
三、水與靈修
 第三喻:母與嬰
一、道為天下母
二、人為道中嬰
三、嬰兒的奧妙
 
Number of Copies

REVIEWS (0) -

No reviews posted yet.

WRITE A REVIEW

Please login to write a review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