神學教育叢書 末世神學初探

Buy online ($)
Type
Book
Authors
ISBN 10
9622086918
ISBN 13
9789622086913
OCLC
132682380
Category
Theology ( 神學研究 )
[ Browse Items ]
Publication Year
2007
Publisher
Pages
343
Subject
BT821
Series Name
Abstract
本書基於《從預言看世界》(1992年,證主,已斷版)的基本框架和內容,廣泛討論各末世論的主題,例如,以色列的問題、大災難及被提、敵基督、彌賽亞及千禧年等,再添上新內容,如闡釋末世論如何在舊約聖經中孕育,在新約聖經的發展及居間期間等。如此,讀者會有更整全的聖經歷史、符合福音派主流的角度去看末世神學,增添研究的興趣,建立合乎聖經的對天災頻仍時代的回應。
作者簡介
張永信牧師,畢業於加拿大神學研究院(道學碩士)、加拿大維真學院(神學碩士)、美國福樂神學院(教牧學博士)。
曾於香港建道神學院任教大年(1985-1995)。現為香港宣道區聯會培訓及研究主任。著有多部釋經、神學及有關教會事工的書籍,包括「天道聖經註釋」的《彼得前書》(與張略合著)、《使徒行傳》(共三卷)、《教牧書信》等。
作者簡介
張永信牧師,畢業於加拿大神學研究院(道學碩士)、加拿大維真學院(神學碩士)、美國福樂神學院(教牧學博士)。
曾於香港建道神學院任教大年(1985-1995)。現為香港宣道區聯會培訓及研究主任。著有多部釋經、神學及有關教會事工的書籍,包括「天道聖經註釋」的《彼得前書》(與張略合著)、《使徒行傳》(共三卷)、《教牧書信》等。
Description
自序
簡寫表
第一章:末世論與華人教會
末世神學的重要
箠人教會的前景
第二章:舊約的末世論
第三章:兩約中間及新約的末世論
兩約中間的演變
新約的末世觀
第四章:預言解釋法之一--啟示性文體
歷史文法解釋法
啟示文體的特點
第五章:預言解釋法之二--代模和連宗性
代模的作用
連宗性的特色
偏差了的解象法
第六章:屬靈的以色列
相信以色列在末世有特殊的地位
反對以色列在末世有特殊的地位
一個綜合的看法
第七章:政治性的以色列
猶太人復國的理論基礎
猶太人復國的序幕
猶太人的建國
以阿衝突的經過
第八章:大災難和被提
大災難
被提
第九章:敵基督
字義
舊約的源流
兩約中間的發展
新約的描述
意義與反思
第十章:彌賽亞
字源
基本用法
宗教和政治性的用法
彌賽亞觀念在猶太歷史中的演化
新約時期正典之外的發展
新約聖經的彌賽亞觀
第十一章:居間期 人觀的取向
煉獄說
第十二章:主的再來、信徒身體的復活、最後的審判及千禧年
主的再來
信徒身體的復活和最後的審判
千禧年
附錄:末世論與今日天災人禍的關係
天災人禍頻仍的時代
偏差了的末世神學
合乎聖經的回應
參考書目
簡寫表
第一章:末世論與華人教會
末世神學的重要
箠人教會的前景
第二章:舊約的末世論
第三章:兩約中間及新約的末世論
兩約中間的演變
新約的末世觀
第四章:預言解釋法之一--啟示性文體
歷史文法解釋法
啟示文體的特點
第五章:預言解釋法之二--代模和連宗性
代模的作用
連宗性的特色
偏差了的解象法
第六章:屬靈的以色列
相信以色列在末世有特殊的地位
反對以色列在末世有特殊的地位
一個綜合的看法
第七章:政治性的以色列
猶太人復國的理論基礎
猶太人復國的序幕
猶太人的建國
以阿衝突的經過
第八章:大災難和被提
大災難
被提
第九章:敵基督
字義
舊約的源流
兩約中間的發展
新約的描述
意義與反思
第十章:彌賽亞
字源
基本用法
宗教和政治性的用法
彌賽亞觀念在猶太歷史中的演化
新約時期正典之外的發展
新約聖經的彌賽亞觀
第十一章:居間期 人觀的取向
煉獄說
第十二章:主的再來、信徒身體的復活、最後的審判及千禧年
主的再來
信徒身體的復活和最後的審判
千禧年
附錄:末世論與今日天災人禍的關係
天災人禍頻仍的時代
偏差了的末世神學
合乎聖經的回應
參考書目
Number of Copies
1
Library | Accession No | Call No | Copy No | Edition | Location | Availability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Library 1 ( Main Library ) at Thornleigh | 16787 | TH 0100.0494 | 1 | Yes |